花岗岩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花岗岩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他们回来了中国从此不同-【zixun】

发布时间:2021-10-12 18:24:19 阅读: 来源:花岗岩厂家

原标题:他们回来了,中国从此不同

1908年8月,光绪年的最后一个夏天,清廷在北京设立了“游美学务处和肆业馆”,专门负责考选和甄别留美学生。

此前一年的12月2日,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布咨文,要求国会授权退还庚款多余部分给中国作教育之用,其中一种方式为,派遣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。这个提案在参议院顺利通过。

历史上着名的庚款留学就此拉开序幕。

1918 年,清华留美学生在上海登船远赴美

1.

这一年,19岁的梅贻琦从南开中学毕业,参与留学考试前,他刚刚被保送进直隶高等学堂。当时的梅家,经庚子之乱冲击,家庭破落,生活亦趋艰难,家族亲友们对他的期望是,等梅贻琦高等学堂毕了业,就该回天津就业,当个中小学教员,或是到租界洋商写字间当个“摆”(Boy),也算是可以贴补家用。直到恰逢全国招考的消息传出,而梅贻琦坚持前往北京考了试。

9月,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的考试在史家胡同的学部衙门举行,先考国文和英文,通过者才能参与接下来的包括物理、化学、代数、几何、外国历史等在内的科学学科考试,前后历时8天,内容涵盖新学和旧学。首批参与考试的603名学生中,最终被录取的只有47人。

跟梅贻琦一同考入留学名单的徐君陶,后来回忆发榜时的情景时说“我记得我在看榜的时候,看见一位不慌不忙,不喜不忧的也在那儿看榜,我当时看他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,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。后来在船上看见了,经彼此介绍,原来就是现在的梅先生。”

梅贻琦(中坐者)与留美同学合影

招纳庚款留学生的“游美肆业馆”,后来依靠庚款成立提前培训赴美留学生的“清华学堂”,再后来又以此为基础创办国立清华大学。很多年后,毕业于美国武斯特工学院的梅贻琦,回到当年出发的地方,担任了清华大学的校长。

上世纪50年代,梅贻琦去到台湾,又利用庚款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,从此一生躬耕清华。据说在他去世以后,家人从他的病榻下找到一只上锁的皮箱,打开箱子后发现,里面保存的是清华所有的庚款账目,从17年前到现在,一笔又一笔,规规矩矩,分毫不差。

2.

胡适是第二批考取庚款留美的学生之一。成为留学生以前,他还是个混日子的英文教员,日常是找人打桥牌,这个爱好直到他在美国读书以后依然困扰了他很长一段时间。

跟胡适同一批赴美留学的,有他常约着打牌的严约冲、张彭春、王鸿卓,还有他总是约不到的胡明复,他后来回忆自己在去美国的船上时,常看到胡明复和赵元任、周仁、胡敦复等人在一块谈天,“我们偶然听他们谈话,知道他们谈的是算学问题,我们听不懂,或是感觉没有兴趣,只好走,心里都恭敬这一小群的学者。”

1910年9月,第二批庚款留学生抵达美国。胡适遵循其二哥“复兴家业”建议下,选择了回国容易找到工作的农矿专业。入读了当时拥有全美最好的农学院的康奈尔大学。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,康奈尔不但不收学费,还每月补贴80元,他甚至可以每月把部分津贴寄回国给自己的母亲。

可惜在康奈尔读到大二,胡适就转专业了,原因是他本来对农学就没有兴趣,加上试验考试要分辨的30个苹果“在我国烟台也没有,青岛也没有,安徽也没有”,便觉得这样的农学回国也无用。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,胡适凑够转院的费用,最终转入了文学院,学习课程以哲学为主,英国文学、经济、政治学之门为副。后来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,仍以哲学为主,师从美国“实证主义”哲学大师约翰·杜威门下。

转专业5年后,还在哥大攻读哲学博士的胡适写下那篇着名的《文学改良刍议》,陈独秀将它发表在自己主编的《新青年》上。翌年,鲁迅在该刊发表了一篇小说《狂人日记》。很多年后,人们说《狂人日记》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,而《文学改良刍议》,则被视为倡导文学改革的第一篇文章。

3.

胡适在出国以前,曾就读于革命党人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公学。跟他同班的老同学中,有一个叫做任鸿隽的四川人。1908年中国公学爆发过一次为争取共和的学潮,一些同学离开了,留下的同学有的在社会资助下重新组建新公学继续学业,胡适就是留下继续学业的其中之一,为了赚点外快,他同时兼任了新公学低级班的英语教员。

任鸿隽是当时选择离开的同学,离开后直接去了日本留学,1911年底,早已在东京加入同盟会的任鸿隽回国响应孙中山的辛亥革命。直到二次革命失败后,愤而弃官赴美求学。任鸿隽是作为稽勋留学生选派去美国的,尽管是政府因革命有功而奖赏留学,但后来人们也普遍认为稽勋学生的留学费用,恐怕也是从退还的庚款里挪出的。任鸿隽最后选择了康奈尔大学的化学专业,阴差阳错竟又跟胡适做了同学。当年跟他同一批赴美留学的,还有跟他和胡适同为中国公学老校友的杨杏佛。

1916年,留学美国期间的杨杏佛、梅光迪、胡适和任鸿隽。

1914年6月,刚放暑假,留在康奈尔大学的任鸿隽、赵元任、杨杏佛、胡明复、周仁等几位留学生,晚餐后聚集在大同俱乐部廊檐下闲谈。当时欧洲大战一触即发,世界形势变幻莫测,大家不由得谈到中国的命运。这次谈话的结论是,中国不能强盛的原因,就在于缺乏科学。有人于是提出刊行一份杂志来向中国介绍科学的建议,立刻得到众人的赞同。

这天以后,康奈尔的多数中国留学生们,便开始忙着为《科学》撰写、翻译文章,他们拟了一个“缘起”募集资金,来做发行《科学》月刊的准备。“缘起”的募集书中写道:

“今试执途人而问以欧、美各邦声名文物之盛何由致乎?答者不待再思,必曰此实科学之赐也……同人等负岌此邦,于今世所谓科学者庶几日知所亡,不敢自谓有获。顾尝退而自思,吾人所朝夕诵习以为庸常而无奇者,有为吾国学子所未尝习见者乎?其科学发明之效用于寻常事物而影响于国计民生者?有为吾父老昆季所欲闻知者乎?”

1915年1月1日,《科学》创刊号经留学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编辑,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在国内正式印刷发行。这是中国首份横排向右,使用标点符号排版方式的刊物,国内第一次有了一本正式的“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”的杂志。

《科学》创刊号,及创始成员秉志、任鸿隽、胡明复、赵元任、周仁。

《科学》杂志创刊的这年,9月,陈独秀在其主编的《新青年》刊载文章,提出民主与科学。不久后,以“德先生和赛先生”为口号的【新文化(300336)、股吧】运动爆发。

4.

1917年,任鸿隽获得康奈尔大学化学学士学位,同年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,翌年获化学硕士学位。毕业后,任鸿隽回国从事教育工作,1935年出任四川大学校长。他多方筹集资金,在成都望江楼附近征地2000亩,将曾经设在皇城内的四川大学搬建于此,该校舍一直沿用至今。

而以他为首发起的《科学》月刊,在正式出版后不久便成立了一个以“联络同志,研究学术,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”为宗旨的“中国科学社”,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曾因其诞生而发出“伟大中华民族在觉醒”的感慨。

这个社团后来随着赵元任、胡明复等人考入哈佛,阵地又转入波士顿,在哈佛攻读气象专业的竺可桢也加入进来。留学生们毕业回国后,科学社随之回到国内,成员前后新增了英国留学归来的李四光、丁文江等人。在此后的几十年里,科学社的成员几乎涵盖了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家。

值得一提的是,1915年创办的《科学》杂志发行15年后,还是金坛中学事务员的华罗庚,在《科学》15卷2期首次发表论文——《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》,轰动数学界,而后华罗庚破格被清华录取,从此开始数学研究的道路。

5.

谁也无法想象,当初以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逼迫中国赔付的庚子赔款,竟又以这样的形式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教育。一代满怀科学救国理念的年轻人,在时代的裹挟下,远赴海外,学成归国,然后进入不同的岗位,最终又成为影响时代的人。

后来中国科技发展事实证明,庚款留美生为建立和推动中国的科学事业立下汗马功劳,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现代中国各个科学学科的奠基人,如胡明复、姜立夫、江泽涵之于数学,叶企孙、吴有训、周培源之于物理学,杨石先、侯德榜、庄长恭、孙承谔之于化学,秉志、胡先辅、钱崇澍之于生物学,茅以升、梁思成之于建筑学,竺可桢之于气象学等等。

1919年,五四运动爆发一个月后,应少年中国学会之邀,52岁的章太炎在北京做了一场名为《今日青年之弱点》的演讲。作为古文经学的大师,他以长者的身份对青年人做出几点语重心长的告诫。

演讲结束,留美博士胡适紧接着登上了演讲台,开口便委婉地宣告,章先生所说的“都是消极的忠告,我现在且从积极的方面提出几个观念”。这一年,胡适才28岁,两年前他放弃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,接受陈独秀的邀请,到北大做了哲学教授。

发言的最后,胡适以一首荷马史诗中的句子作为自己的总结: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.——请看吧,如今我们回来了,未来从此不同了。

昆明哪家男科医院好

贵阳哪所医院治疗皮炎

沈阳治疗妇科到哪家医院好

新乡男人什么时候做包皮手术好呀包皮过长都有哪些危害呢